收藏本站 | RSS订阅你身边的知识朋友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生活常识 » 正文
11月29日

药品进集采大降价,疗效却大不如前?医院还开不到?

作者 : templebaike | 分类 : 生活常识 | 超过 138 人围观 | 已有 0 人发表了看法

前段时间第九批集采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本次集采于11月6日正式开放招标,中标药品为266种,涵盖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病等多领域药品。

对于药品集采,家境相对拮据的陈大妈一向推崇,但隔壁赵大爷却持有不同意见:“集采药品是便宜不假,可药效还真不好保证,而且这么低的价格,说不好还安全性问题。”

药品进集采大降价,疗效却大不如前?医院还开不到?

“那您是有使用经验,发现集采药不如原研药咯?”陈大妈反问。

赵大爷缩了缩脖子:“就我之前吃的那个集采的……西地那非,药效好像就打了折扣,而且我看网上也有很多人在说集采药效不行的,毕竟价格大跳水……”

听到这里,陈大妈也开始腹诽起来,集采药普遍降价幅度过半,疗效和安全性是否真的能够得到保证?

药品集采是什么?

集采,即集中采购,众所周知,原研药由于相对漫长的研制周期和高昂的开发成本,投入到市场后价格普遍不低,而针对这一问题,国家医保局于2018年11月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——集中采购同类的仿制药。

仿制药价格本身就偏低,加上国家医保局的宏观调控,价格相比原研药大跳水实在是正常不过,第二批集采药物的价格降幅就达到了59%,本次第九批的集采药物价格降幅也有58%,部分药物的价格降幅可达到90%以上。

这里可能会有部分朋友感到疑惑,原研药不是都有专利权吗,国内的仿制药难道不会构成侵权?

事实是,原研药的专利往往会有一个不算太长的保护期(一般为20年),到期后的仿制行为便不再涉及侵权,而我国对中标药物专利这块也很重视,基本不会存在某中标药厂因构成侵权导致药品断供的问题。

集采药品的价格确实十分亲民,但就此产生的对疗效与安全性的担忧也不在少数,那集采药会有问题吗?

进集采后价格跳水,疗效下降,这药会不会有问题?
集采药的价格相比原研药,用“大跳水”来形容十分恰当,以治疗男性ED的西地那非为例,辉瑞的原研药上市之初一片就卖出了128元的高价,即便是现在价格也在40-80元。

而中标集采的齐鲁制药生产的西地那非,将价格降到了夸张的2块多一片,不少人也就夸张的降幅开始担忧起集采药物的疗效,但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。

集采药疗效与原研药有一定差距是普遍存在的,毕竟某些技术无法完全复刻,某些成分的配比也无法做到完全还原,但这种差距往往可以忽略不计,因为药物中标前会有一个“一致性评价”。

国家医保局会将参加招标的药厂的药品与原研药进行对比评估,这一评估是极其严格的,无论是药效还是安全性亦或者是药物耐受性无法达到评估标准,与原研药相去甚远的,都不会中标。

并且集采药也并非完全都是国产仿制药,也有一部分进口的原研药,以第八批集采药物为例,超过九成的药物要么是通过一致性评估的国产药,要么是原研药,因此不必去过度担心安全性和疗效。

而在通过一致性评估后,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也不会就此停止对药品的质量监控,无论是生产还是售卖,各环节均会有严格把关。

同时进行药物采购的医院也会对药物进行又一轮的评估,包括通过最新的医学证据确定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,既往使用该药物所收获的疗效。

针对一些特殊人群,如孕妇、婴幼儿、精神疾病类患者、危重症患者、急症患者等,院方也会进行相关评估,以此确定是否采购某一药品以及采购量。

当然,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,不同药厂由于技术和成分配比与原研药存在一定出入,所以也可能出现个体用药差异,这种个体差异普遍存在,不必因此去质疑集采药物的有效性,患者选择更适合的药物即可。

集采药的核心在于在保证药效与安全性的前提下,尽可能经济,为购药者提供更多选择。

而倘若觉得原研药更可靠,经济又相对宽裕,可以吃原研药,否则集采药绝对是更为经济实惠的选择。

但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,一部分朋友表示,早期确实经常选择集采药,也觉得集采药好用实惠,但有些集采药医院都开不到,这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吗?

集采药连医院也开不到?
先前集采药产能不足,往往只在各市的公立医院、社区卫生机构等专业场所才有售卖,并且即便如此,也可能有医院都买不到的情况。

这种情况多与一些药企盲目参与集采有关,比如2021年华北制药就曾此断供集采药物而深陷舆论风波,华北制药断供的原因是复杂,既与自身产能不足有关,也与部分厂区被迫停工有关。

经过数次协商约谈,华北制药仍无法提供足量的集采药品供应,最后被纳入违规名单,九个月不得参与集采招标。

有了华北制药的先河,国家医保局对集采药物的供应更为重视,针对那些不能满足集采药品产能供给的药厂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罚。

11月22日,国家医保局通报了26家因集采药物断供等问题而被列为失信的药企,27日国家医保局又印发了《加强和改进招采信用评价工作》的相关通知,确保那些不能完全集采药品生产任务的药企受到相应的处罚。

显然,有相关部门的监督下,打算盲目参加集采招标的药企也要掂量一下,集采药物的产能也能得到保证。

针对集采购药便捷性的问题,多地也设立了“医院药店双通道”,除公立医院外,有资质的定点药房也能购买到集采药物,目前河北全境、南京等地均开始集采药品“双通道”的试点,居民购买集采药更为便捷。

截止11月7日第九批集采招标,我国的集采药品总量已达374种,在确保经济实惠的同时,购药者的选择大为丰富。

总结

集采药物是国家医保局集中采购并上市的药物,相当一部分为国内仿制药,也有部分原研药,在国家的调控下,价格得以大幅降低。

集采药品中标前都会经过复杂严苛的一致性评估,确保与原研药在疗效、安全性上达到一致,这使得集采药与原研药的差距很小,安全性也疗效也无需担心。

而在此基础上,集采药的供应也逐渐得到保障,不必再担心连医院都买不到。

上一篇:苹果为啥不上快充?充电温度太高伤电池, iPhone技术落后是事实 下一篇:为什么不建议使用NFC?暗藏危机,揭秘NFC背后的风险
640*60广告位

相关文章

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

发表评论

必填

选填

选填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